施工單位應明確質量方針,并設定具體的質量目標,如確保機組達標投產,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設計值,創同類機組先進水平,確保行業優質工程。同時,工程質量應滿足國家及行業設計與施工驗收規范、標準及質量檢驗評定標準要求,工程質量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國內同類工程的先進水平,工程合格率100%,爭創省部級優質工程。
質量責任制:實行以項目經理為責任人的質量責任制,項目總工程師為質量主管責任人,負責全面質量管理工作。設置質量安全部,配備專職質量管理人員,負責施工質量體系運行的監控及施工過程中各工序的施工質量管理工作。
檢測與技術服務:項目部配備專職檢測人員,全面負責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檢驗和質量控制工作。同時,設工程技術部,配備足夠的技術人員,負責工程項目的技術管理和技術服務工作。
基層管理:各施工單位負責人對承擔施工項目的工程質量負全責,配備專職質檢人員,負責對施工項目的工程質量跟蹤檢驗和質量控制工作。基層各班組長對承擔施工項目的工序質量負全責,配備兼職質檢人員,負責工程項目各道工序的施工工藝質量。
技術準備:內蒙古風電吊裝施工公司在施工前,應熟練掌握風機生產廠家的安裝技術要求,并對安裝圖紙做詳細掌握。對于安裝過程中一些潛在的風險,應做好預控措施,保證安裝質量。同時,應編制工程項目施工質量計劃、施工方案和技術措施,以及工程項目施工技術手冊,并及時對施工技術要求和工程質量標準進行交底。
新工藝與新技術:針對本工程的施工特點,積極推廣新工藝、新技術。通過運用PDCA工作法(計劃-執行-檢查-行動循環),從“人、機、料、法、環”五個方面入手,深入開展QC小組活動,進行技術攻關和技術改進,消除可能出現的質量薄弱點。
培訓與持證上崗:加強一線施工人員的技術培訓,針對施工特性和施工特點分階段進行施工技術培訓,全面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確保施工質量滿足設計要求。同時,加強新技術、新設備的引用,引用前應對施工人員進行專項技術培訓,做到持證上崗。
人員與設備:配足工程質量檢驗人員,并保持質檢人員的相對穩定。同時,配備專業檢測人員及專業檢測設備,以滿足工程檢測需求。
檔案管理:進一步完善質量檔案管理網絡系統,確保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的質量信息準確、及時、可追溯。利用計算機收集、整理、分析、匯編工程質量記錄,建立工程質量檔案。
在風電吊裝施工中,應特別關注以下關鍵工序的質量控制:
風機基礎檢驗:確保平臺整平、美觀,平臺半徑符合吊裝作業要求。
設備及附件開箱檢驗:檢查型號、規格、出廠合格證及有關資料等,并作驗收記錄。
施工方案審查:審查吊裝方法、安裝關鍵點的控制措施、質量保證措施,并嚴格按廠家技術文件執行。
安裝階段檢驗:包括基礎環水平度檢查、塔筒檢查與安裝、機艙檢查與安裝、輪轂檢查與安裝等,確保各部件安裝正確、無損傷,并滿足廠家要求。
綜上所述,內蒙古風電吊裝施工中的質量控制措施涉及多個方面,包括質量方針與目標、行政管理措施、技術措施、資源配備與檔案管理以及關鍵工序控制等。這些措施的實施有助于確保風電吊裝施工的質量和安全。